成都庆弘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箱包皮革行业之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转型

编辑:成都庆弘实业有限公司  时间:2018/08/16
皮具箱包以及鞋类行业,同属于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来,中皮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不断壮大,从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传统手工行业,发展到皮革、皮具、皮鞋、箱包等皮革制品产量及国际贸易量均跃居世界首位。今日之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皮革大国,并正在向世界皮革强国的行列迈进。

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仅用30年就完成世界一流现代皮革产业基地如意大利100年走过的历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皮革产业链。在《中皮周刊》本次“中国箱包生存状况大调查”中我们披露的仅是这条巨龙的一鳞半角。目前,我国皮革行业已逐渐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无论是生产、贸易还是市场建设,都从以往的粗放型向品牌、质量、环保、效益型转变,并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趋于规范、趋于理性、趋于成熟。可以说,中国皮革业正迈向成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永不言弃:将传统优势产业纳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之中

1、皮革行业是改革开放功臣之一

我们说,皮革皮具箱包以及皮鞋业同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所谓传统产业是改革开放功臣之一,一点也不夸张。一张皮、一对鞋、一只包,承载着多少国人脱贫致富的希望!30年前,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进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市虎门镇这里诞生。在鼎盛时期的1991年,太平手袋厂的有形资产就已经达上千万元之多;或许更前一些日子,后来成为世界鞋业界领袖人物的邓耀,试试探探跨过罗湖桥在深圳创办日后成为香港上市公司的第一家鞋厂。

有关数据显示,广东皮具箱包产业年产量约在7亿件左右,占据全国年产量的65%,在“中国皮具之都”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每年的皮具箱包产量约4亿件,占广东全省皮具产量的六成强,占全国产量的1/3。在出口方面,广东每年有超4成、3亿余件皮具箱包产品出口国外,出口量也居全国首位。另又据中国皮革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箱包企业1986家,工业总产值858亿元,从业人员42万人。2009年我国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12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0.7%,居世界首位。

2、皮革行业是民生工程之一

我们知道,皮革行业是与“三农”关联度高、吸纳劳动就业的富民优势行业,主体行业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500多万人,全行业连同配套行业就业人员达1100万人,每年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达40-50万个,为促进城乡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保留一部分传统行业其实是增加了城市应对危机的力度,中国能承受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传统行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同时,皮革产业本身是符合循环经济的产业。皮革来自于天然的品质也是其他代用材料所难以替代的。因此,皮革本身永远是制鞋、服装、皮具材料中的尚品,也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信念,从几千年以及近二百年的社会发展中均可以得到证实。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日本虽然有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代用材料,但仍然对来自于天然的棉布、丝绸、皮革、毛皮等产品青睐有加。

3、皮革产业:应发展成为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

最传统的行业莫过于农业,但是通过改良品种、优质高产,农业也可以成为现代产业,比如高价有机米的生产。国人在提及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行业区分时,不注意厘清现代产业的核心价值,很容易陷入某种表象化的认识误区:轻易而简单地认定某些行业天然就是传统产业、某些行业天然就是现代产业。

现代产业的核心要义在于科学发展、高附加值。以此类推,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没有截然分界,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可以达到现代产业水平,而发展现代产业可反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盈利效率。

一言以蔽之,现代产业并无固定的行业业态,关键看处于产业链的哪一环节。从本质上说,高附加值、符合科学发展趋势,才应是现代产业的核心要义。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绝不是对传统产业的全盘否定和推倒重来,对传统产业的吸收和提升。皮革皮具鞋业、家电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建材等,都曾为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广东奠定了厚实的家底。对于既有优势传统产业,不应放弃,而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链整合,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使其纳入现代产业体系的序列。

二、把根留住:内地建生产基地,穗、莞、深建总部基地

尽管经历30年快速发展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日渐凸现。但是皮革行业这一传统产业,对于中国来说,是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更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纵观皮革行业发展历程,横比国际行业发展现状,结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我们认为,未来皮革行业发展之重点将围绕环保这条生命线。在产业发展上,生态皮革将成为未来皮革业发展的主流;从发展模式上,规模化发展、上下游产业链联合发展将成为优秀企业新的选择。

产业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制造环节永远会向着成本最低的地方迁徙。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国等皮革行业强国,转移出去的是低利润、高耗能的制造环节,而留下的是高利润、高效益的技术、品牌、营销等技术。

改革开放的深圳皮革业曾是整个中国皮革行业的先驱,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的皮革企业开始兴起,皮鞋厂、手袋厂、皮带厂、皮衣厂、制革厂、扣饰厂等等厂家纷纷涌现出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皮革产业链,皮革业和服装行业逐渐成为了深圳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随着深圳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先进的电子行业巨头开始入驻深圳,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深圳经济的支柱产业。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而传统的皮革行业不再是深圳的主要行业。鞋王哈森在鼎盛时期内迁昆山,康莉搬到南海,星期六搬到佛山,宏凯搬到惠州,耀群在惠州开新厂。但是,深圳皮革行业龙头企业百丽却在香港成功上市,深圳迪桑娜皮具厂得到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考察关注。

百丽取胜靠品牌,迪桑娜皮具取胜靠创意。在皮革行业这一链条非常特殊,它几乎不受产业链条变化的影响,那就是皮革品牌销售,那就是时尚创意。2007年5月23日,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冻结资金高达4460亿港元,超越2006年全球最大型招股活动--中国工商银行的4156亿港元的纪录,创下香港股票市场公开发售冻结资金之最。

百丽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对品牌的重视,其中,发展多品牌战略又是重中之重。其次,百丽成功靠的还有很早就开始的渠道建设,它拥有总数超过9000家的店面正是它利润的源泉,庞大的网络和众多成功品牌使它拥有了主动权。

品牌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品牌经济将是皮革业发展的方向,而这还包括和品牌企业有合作的其他产业链。

中国的皮革皮具鞋业承接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大好机会,经过30来年的艰苦探索,在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制造设备和鞋辅助材料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几大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涌现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企业。这一发展优势在于完善的产业链条,但在产业发展过程并没有充分利用,行业内协作的意识不强,商业发展模式还很陈旧,同时行业发展快导致产能过剩。

近几年来,皮革行业一直在洗牌重组、整合的过程中,随着环保政策持续加强,残酷的市场竞争将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出局,与此同时,环保达标、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制革企业将在洗牌中做大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和骨干,而且将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新的赢利模式来强化和巩固企业龙头地位。

我们相信并呼吁,将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根植于广东,根植于珠三角地区。这个根,企业的根就是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我们有条件有理由将广州、深圳、东莞打造成为世界皮革皮具箱包行业的总部基地,世界皮革行业的时尚之都!

那么,完成这一宏愿的对策有哪些?

(一)强化产业规划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结合十二五规划,政府、企业、商会牵头开展行业发展大调研活动,明确现阶段行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要积极引导重点分行业及重点骨干企业开展规划拟定工作,使产业规划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措施更加有力,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转型导航引路。要有效调控社会资源,积极引导企业以增加有效投入、推进资源节约、淘汰落后设备和推行清洁生产,作为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途径。同时引导传统企业实施产业转移,“走出去”寻找发展空间。

(二)以品牌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积极推行区域品牌建设,强化产业集群地区形象设计,大力发展集体商标工程建设,整合资源,加快在国内外市场的营销布局,形成特色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特殊生产力,只有品牌、品质、功能、服务处处领先,才能成为全球名牌,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就有了取胜的保证。而品牌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产品融入的科技含量越高,其品牌的竞争力就越强。鼓励企业以创世界名牌为目标,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努力将科技成果嫁接到传统皮革行业生产领域,坚持以优质取胜,引导企业向创意、创新产业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扶持企业转型升级配套机制

皮革行业是地方传统行业之一,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应该给予这元老级行业更人性的待遇,加大升级转型政策的政策扶持力度。

为此,可以考虑将工业发展基金、科技三项费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及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合并建立经济转型升级基金,调整重点扶持结构,做到突出重点,重点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用于重大税源型经济增长点的建设,用于研发的补助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奖励。在大幅度提高经济转型升级基金的财政投入规模的基础上,还要讲究使用效益,基金的使用由市政府统筹扶持项目,重点扶持、重点突破;要改革扶持方式,研究实施先投入后退出的机制,让扶持基金伴随着扶持项目效益的提升而不断壮大。

产业升级转型必须要配套相应机制--除政府部门的扶持与服务,还要有科研、金融等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一是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既然有规划,又有重点企业,就要有实际的措施,尤其是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要提高金融信贷力度,强化和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要针对行业特点,进行分类指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作用,指导企业在产品升级、管理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加以辅助性的支持,同时对产能过剩、能耗超过平均水平以上、节能减排尚不完善的要强化监督作用,甚至动用行政手段加以控制。

三是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财政既可直接投入于创办担保公司,又可通过引导、奖励、补贴等形式,引导民间资本建立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四是要强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措施。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及时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包括人才、宏观信息等),加强对企业资源的配置,同时树立典型,及时宣传、报导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努力营造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五是积极推进企业强强合作,资产合作、资本合作、品牌合作、内外合作,实现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快速扩张。

(四)强化利益导向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企业则要积极应对内部实力基础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变化,变被动为主动,坚持在低潮期缩短战线、复苏期扩大产能、兴旺期稳定步伐、回落期未雨绸缪的策略思想,准确把握转型升级的时机和机遇,善于通过转型升级的政策扶持,注意培育自身比较优势的内生能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政府要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根本目的,激励传统产业企业具备自行转型升级的内生能力为最终目标,认真研究和分析评估优势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确定各项配套政策扶持引导的项目范围和补贴力度,培育本地区传统产业拥有比其他同类城市在某一关键方面或某一关键领域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五)企业家要强化现代企业理念

中国皮革行业企业家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树立现代企业经营意识。:

一是竞争意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商场如战场,一退再退,则无路可退,最后必然淘汰。因此,企业家要破除求稳即安的小本经营思想,确立做大做强、勇攀高峰的创业理念。

二是创新意识。要在技术上创新,重视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抢占发展先机。要使卖产品向卖技术、卖专利、卖文化、卖创意方向努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要考虑企业价值链的转移,例如制造企业向销售企业转化、贸易型企业可向物流型企业转移、提供产品可向提供服务转移。

三是责任意识。企业家要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责任,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责任,热心社会公益的责任。

四是信用意识。对银行不讲信用,企业没有融资再发展的能力;对客户不讲信用,会失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员工不讲信用,则人留不住,工作效率低下。